世界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,32强都在为大力神杯进行最后的冲刺,可是国足的备战却由于海外球员的缺席而遭遇“瓶颈”。 尽管国足的集训名单中出现了多名新面孔,但出现在世界杯赛场的国足主力阵容仍将是那些老面孔。球员要为自己的前程考虑,国足要磨合整支队伍,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后,国足的备战自然而然地陷入了困境。米卢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有些无奈:“我支持球员出国踢球,但国足的备战却会因此受影响。” 中国足协为了给国足更充裕的备战时间,4月14日即停止甲A联赛,这比起意甲、英超而言要早一个月。可是备战早并不代表就能收到好的效果,就拿热身赛来说,中国的留洋国脚几乎很难参加,范志毅就表示他可能无法参加下面的中韩对抗赛。热身赛是一套班子,到世界杯战场又是另一套阵容,这样的状况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。何况米卢训练的核心思想就是多控制球,队员间要一脚出球、快速转移,不让对方轻易断球。如果主力队员间没有时间磨合,那么到了场上又怎么形成默契?而一些欧美球队在这方面却很好解决,他们统一热身赛时间,使得在各国效力的球员都能回到国家队比赛,例如在3月27日这一天就有英格兰对意大利、爱沙尼亚对俄罗斯、法国对苏格兰、德国对美国、荷兰对西班牙等12场热身赛。而那一周的意甲、英超联赛将提前进行。 留洋国脚的缺席使得国足训练看起来并不那么紧张,一些主力队员明显有松弛情绪。从昆明集训来看,由于新人的出现,使得国足队内竞争日趋激烈,有些队员在训练中确实表现得相当卖力。但这种竞争似乎局限于替补之间,主力队员根本没有紧张情绪。比如郝海东因为参加人代会晚来了数日,尽管他公开表示自己一切都是按队里的要求来做的,但他在国足中的特殊地位已经不言自明。而且郝海东的特殊化会不自觉地影响到其他主力队员。虽说目前尚无人敢公开对抗米卢的权威,但个别国脚的自我膨胀却是显而易见的,高兴了便好好练,烦了便草草收场。世界杯赛迫在眉睫,如此情绪化的训练状态实在不妙。而且国足历史性地杀入世界杯令不少国脚的“应酬”越来越多。在昆明集训时,一位主力国脚连续几晚与前来找他拍广告的公司洽谈业务,这种状况下,国脚还能像十强赛前那样专一吗?本报记者汤敏 |